以下是中央廚房常見的冷卻系統與設備:
中央廚房的食品冷卻需符合「二小時內降至20°C、四小時內降至5°C以下」的食品安全規範。常用設備包括:
(1) 爆風冷卻機(Blast Chiller)
透過強力冷風快速降低食品溫度,適用於熟食(如燉煮食品、烤肉、湯品)。
一般可在90分鐘內將食品降至5°C以下,防止細菌滋生。
(2) 冰水冷卻槽(Chilled Water Cooling Tank)
用於水煮、蒸煮後的食品,如雞肉、海鮮、麵類。
透過循環冷水(0~5°C)快速降溫,有效保留食品風味與口感。
(3) 液氮或二氧化碳冷卻系統
透過液氮(-196°C)或二氧化碳噴灑技術,瞬間冷卻食品。
適合急速冷凍(IQF,Individual Quick Freezing)食品,如海鮮、肉類或半成品料理。
(1) 冷藏庫(Chiller Room)
用於短期儲存需冷藏的食材,如蔬果、乳製品、醬料、半成品。
溫度範圍:0~5°C。
(2) 冷凍庫(Freezer Room)
適合長期儲存冷凍食品(-18°C以下),如速凍食品、肉類。
依需求可設計不同區域,如-40°C的超低溫冷凍室。
(3) 低溫熟成室
用於肉品、發酵食品的低溫熟成,如乾式熟成牛排(Dry-Aged Beef)。
(1) 冷藏運輸(Refrigerated Transport)
冷藏車(2~8°C):配送生鮮與短期存放食品。
冷凍車(-18°C以下):適用於速凍食品與長途運輸。
(2) 保冷箱與冷藏袋
小規模配送時可使用冰袋或保冷箱確保低溫環境。
現代中央廚房可整合智慧冷鏈管理:
溫度監控系統:可即時監測冷藏、冷凍庫內部溫度,確保符合標準。
IoT(物聯網)控制:自動調整冷卻系統,提升能源效率,降低運營成本。
中央廚房冷卻系統的核心目標是:
食品快速降溫,降低細菌繁殖風險。
有效儲存與保鮮,延長食品保存期限。
保持供應鏈冷鏈管理,確保食品從加工到配送全程維持低溫標準。